电话:0856-5250330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劳动法规

铜仁市人社局五聚五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培训和就业工作

来源:铜仁人社 时间:2021-02-02 作者:铜仁人才云 浏览量:

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铜仁市人社局紧紧围绕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以“五聚五力”为抓手,多方联动、群策群力,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培训和就业工作。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家庭至少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和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01

聚焦任务落实,工作保障有力

在安置点设立129个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配备专人办公,为搬迁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就业推荐等“一站式”服务。制定出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帮扶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服务工作十条措施》《铜仁市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实施意见》《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失业监测预警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建立了促进搬迁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02

聚焦供需两端,服务水平得力

一是建立就业服务工作台账。对易地搬迁户中16-60周岁有劳动能力的对象,开展入户调查,精准掌握年龄结构、劳动能力状况、就业失业情况、技能水平、培训需求等信息,建立基础工作台账。二是推广就业“经纪人”服务模式。引进人力资源机构进驻安置点,把楼栋长、信息采集员聘为就业“经纪人”,广泛收集符合搬迁群众意愿和特点的就业岗位,多渠道发布用工需求信息,形成“1+1+N”就业服务模式。共开发楼栋长、信息采集员等公益岗位安置1420人,培育就业经纪人886名。三是建立大数据管理平台 。将29.36万搬迁群众相关信息录入大数据平台,实时更新搬迁劳动力培训、就业、参保等信息,精准服务管理,该做法得到央视频道宣传报道。

03

聚焦载体创新,拓宽渠道发力

一是创建就业扶贫载体促稳定就业。引导刺绣、制衣厂、超市等就业扶贫车间进入安置点,解决安置点无法外出劳动力或大龄劳动力就业问题。协调企业打造员工家属活动室和“四点半”学校,让搬迁群众工作安心。目前,在安置点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基地242个,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1.97万人,实现了“楼上安居、楼下乐业”。二是创新实施“留雁行动”促就业创业。建立“寻雁”“育雁”“助雁”“孵雁”“护雁”“送雁”六机制,促进返乡劳动者就业创业。疫情期间,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专场招聘会405场次,提供岗位 34.35万余个,促进搬迁劳动力就业3.24万人。其中,搬迁返乡劳动力2.96万人全部实现就业。三是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创“四安家园”品牌。在安置点搭“五桥”建“五家”,延伸拓展创建“四安家园”品牌,全方位促进 29.36 万搬迁群众“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04

聚焦困难群体,兜底保障给力

一是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推行“十个一批”,统筹开发安置点保安保洁、护路护河等城镇公益岗位1901个,开发治安协管、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等就业援助岗位4516个,发放补贴2167.68万元。二是用活用足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安置点拿出部分临街商铺给有能力的搬迁群众就近创业,由人社部门提供创业培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共发放创业补贴、场租补贴6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473万元,促进4287名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05

聚焦技能培训,就业本领提力

一是提升综合素质培训。加强搬迁群众感恩教育和“市民化”教育,切实激发内生动力。共开展感恩教育、消防安全、禁毒戒毒、家电使用等培训22.78万人次。二是做实特色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制衣、制鞋、家政、中式烹饪、育婴师、水电工、护工等特色培训,提升搬迁群众就业能力。目前,累计开展搬迁劳动力技能培训7.2万人次。三是做强岗前培训。在安置点扶贫车间开展“一对一”岗前培训,输入合格劳动者3414人,实现搬迁群众从普通人到合格工人、技术能手、新业态产业工人的蜕变。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铜仁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黔ICP备19003499号-3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梵净大道铜仁日报社2楼 EMAIL:310505901@qq.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